东不压桥也叫东步粮桥,旧址位于今平安大街上,始建于元朝,最初为木桥,明代改建为单孔石拱桥。据说这里在元代曾是交易布匹和粮食的集市,所以叫步粮桥。明代中叶的《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》中称其为步粮桥。《日下旧闻考》记有:“地安门东有东步粮桥。”之所以叫东不压桥,是和另一座古桥西压桥有关。西压桥原本叫西步量桥,位于北海后门与什刹前海之间,因明朝扩建皇城时,皇城北墙压在桥上,所以叫西压桥。而东不压桥和西压桥东西相对,又因为建在皇城墙外,与皇城墙有一小段距离,没有被皇城压上,所以叫东不压桥。桥北有胡同,也因此桥得名。有传说此桥也叫步量桥,因为桥身很窄,可以用步测量,故有此称。不过“步”和“不”同音、“量”和“粮”同音,也有可能这几个不同名字是语音讹变而形成的。
从什刹海万宁桥东流的玉河,流经东不压桥到地安门东皇城墙角下。清乾隆时这段河道已经干涸,成为一条弯曲的胡同,因为西北小东南大,弯弯曲曲像马尾巴的形状,所以称马尾胡同,宣统时称马尾巴斜街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)称东不压桥东胡同。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河沿、口袋胡同并入,改称东不压桥胡同。原东步粮桥于1955年被拆除,改明河为暗沟,辟为马路,胡同东南口遗有二尊石狮,现已不知去向。原河道东西方向通后门桥的一段改属拐棒胡同。
东不压桥同时也是澄清中闸的所在地。《析津志》记载:“丙寅桥,中闸,有记。”据蔡蕃先生在《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》一书中解释:“丙寅桥,无记载,按桥名含义应该在海子东南,澄清上闸的下游。以实地考察看,应该是今东不压桥胡同(1953年以前是通惠河道),与地安门大街(元代“海子东西道路”)交差处,桥的位置应该紧靠道路的北侧。“有记”,桥闸附近当时竖立有碑刻。”在东城区恢复东不压桥胡同河道施工时,发掘出桥和闸遗址,证明了中闸确切位置。
明永乐年间因皇城墙东移,通惠河被围在皇城内,船只再也无法进入积水潭,此后便只保留了澄清上闸控制积水潭的出水,而中、下闸渐渐废弃不用。
其实,元代也曾经移过皇城墙(围绕宫殿加筑的一道城墙,初称萧墙,后称皇城,城里为禁区)。对此,《元史·赵孟頫传》记载了一段有趣的故事:“行东御墙外,道险,孟頫马跌,坠于河。桑哥闻之,言于帝,移筑御墙稍西二丈许”。说的是元代皇城东墙与水道之间道路过于狭窄,以至于大书法家赵孟頫骑马经过时,不小心坠入河中。忽必烈听闻此事竟下令将城墙向西移了二丈多。可见当时赵孟頫是多么得大元皇帝的宠爱。
1998年修平安大街时,挖出了东不压桥的桥拱,后又埋于地下。西压桥也在20世纪70年代扩建马路时被拆除。如今,玉河故道已部分恢复,东不压桥也将旧貌换新颜……
(数据来源:北京市方志馆)